图片
图片
早上睁开眼,是不是总觉得头沉沉的,像裹了层湿布?脚底板摸着发凉,半天暖和不过来?
其实不用急着下床,躺在床上花 5 分钟做 3 个小动作,比出去走半小时还养人。
动作分别是:干梳头醒醒脑,搓涌泉暖暖脚,推推肚子消消胀。
老辈人说 “晨起养得好,百病不来找”,就靠这几招,简单到不用学,做完浑身像松了绑。
(戳上图,可进店)一、干梳头:
你有没有发现,熬夜后早上起来,头发像乱草,头也昏沉沉的?这是头顶的阳气没升起来,就像家里的窗户没打开,闷得慌。
头顶是 “诸阳之会”,人体六条阳经(手三阳+足三阳)皆聚于头顶,干梳头=用物理方式唤醒沉睡的阳气(如同春雷惊蛰唤醒万物)。
用手指当梳子梳一梳,能把堵着的气梳开,让阳气顺着头发丝往上冒 —— 就像给花盆松土,根能吸着养分,头也能透着清亮。
梳对了才管用:
五指张开,指甲别太尖(免得刮头皮),指腹贴着头皮,从额头往后脑勺梳;
先梳中间的督脉(头顶正中线),再梳两边的膀胱经(耳朵上方)、胆经(耳朵旁边),像给头皮 “分区域打扫”;
每天 300 下,梳到头皮微微发麻、有点发热最好。
手指梳头时间太长,感觉太累,也可以用纯铜梳子刮痧板,从前往后梳头,效果会更好。坚持梳头一个月,你会发现:看东西清楚了,说话也有劲儿了。
图片
二、搓涌泉:
很多人早上起来脚底板冰冰的,可嗓子眼却干得冒火 —— 这是 “上热下寒”。
上火分两种:
实火(如吃辣后牙龈肿)→ 火在烧锅
虚火(熬夜后口干心烦)→ 锅底水干
用手心搓脚心的涌泉=给肾经注水降温
脚底通地气,涌泉穴是肾经第一口井,搓热此处=引虚火沉入地底(如炭火埋灰烬),能把上头的虚火 “拉下来” 暖脚,就像给水壶底添柴,火从根上烧,浑身都能暖透。
搓法有讲究:
光脚坐床边,一只手抓着脚踝,另一只手的掌心对着脚心,从脚趾根搓到脚后跟,单方向搓 40 下(别来回搓,容易生风);
如果没有搓的时间,还有一个懒人的方法:晚上睡前把自发热艾灸贴,贴在脚心,也可以,但是要注意,首次贴,尽量撕一截卫生纸对折后,塞在皮肤和艾灸贴中间,进一步减低温度,避免过烫。
图片
三、推腹:
早上起来摸肚子,是不是硬邦邦的?有时候还胀得像揣了个气球 —— 这是中焦的气堵了,脾胃没力气动,吃下去的东西化不开。
腹为万气之根,三焦总阀门在腹,「三焦主一身之气」,因此,揉腹可以顺气,避免气滞。
而且肚腹是脾、胃、肠的老巢,推腹=用手给脏腑做“大扫除”。
→ 扫走积食
→ 揉散闷气
分两步推,效果翻倍:
1.推任脉:双手掌根叠在一起,从胸口 “心窝窝” 往下推,一直推到小肚子最下面。慢一点,用点力。
2.推胃经:双手放在肚脐两边三指宽的地方,顺着往下推到胯边,左右各 30 次。
平时爱打嗝、反酸的人,推完会觉得胸口松快,像解开了紧腰带。
推完要是还觉得胀,可以推之前点一滴蓝色艾草精油在这儿,艾草可以温阳驱寒,避免胃寒,增强胃动力;而且,也可以避免搓揉时,太干,伤到皮肤。
不用记复杂穴位,不用费大力气,明天早上醒了别着急起,躺在床上试试 —— 梳梳头,搓搓脚,推推肚子,5 分钟后你会发现:起身时头不懵了,脚不沉了,一整天都透着劲儿。
图片
好物推荐①穴位压力型三伏贴,传统工艺,持续温养
②每片多加一颗小磁石,药效渗透肌肤,深层刺激穴位
③戳👇可直接进店
{戳上图,可进店}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